朝鲜世界杯_2019篮球世界杯 - dyldrk.com

为什么柯达破产了,富士却能跻身世界500强?这点很重要

来源:雪球App,作者: 指数情报局,(https://xueqiu.com/2395350277/107442371)

这是一个瞬时竞争优势的时代,领导者需要意识到速度的重要性,他们要快速做出决策,而非缓慢谨慎的思考。显而易见,如果领导者没有准备好动态竞争力,将可能会导致企业损失惨重,但其实,我们还应认识到其带来的好处。当面临真正的竞争威胁时,企业僵化、无效的情况反而会好转。

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远去,充满瞬时竞争的快经济时代已然到来。企业要想在多变的环境中制胜,就必须具备瞬时竞争力。

题记

上世纪90 年代初,数码技术兴起,柯达和富士同时遭遇了新兴数码影像技术带来的巨大挑战,这两家企业同时转型,但是不同战略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2012年,富士公司总收入达250亿美元,员工达7.8万多人,在《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名单中位列377名——而此时的柯达已经破产。

多数人会把柯达这个百年老店的没落原因归结于:被自己的成功所蒙蔽,完全错过了数字技术的兴起。但实际上数码技术兴起之时,柯达迅速投资数十亿美元开发了一系列数码相机。世界上第一部数码相机是由柯达公司在1975年发明的,甚至2012年宣布破产之时,柯达仍然拥有1000多件数码专利。

图片来源 / 图虫

那么,柯达为什么还会失败呢?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接受市场颠覆性变化所开辟的新商业模式。反观富士,在二次创业中立即投身企业产品创新,不仅在数码摄影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还将业务拓展到电子产品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精简业务流程、进行公司重组,从而华丽转身。

作为一个跑赢时代的转型样本,富士胶片等案例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创新逻辑?在这个行业颠覆的时代,公司内部的自我革命和转型到底要如何展开?全球50大商业思想家——丽塔·麦克格兰斯在《瞬时竞争力》中针对当今瞬时优势的战略现实,向所有管理者提出了应对破坏与动荡的环境,并产生高绩效的制胜战略。

竞争场合

竞技场思维,而非行业思维

企业最大的竞争威胁来自行业内竞争,这是企业管理者首先要破除的一大假设。

微软Windows系统遇上谷歌的Chrome OS,Explorer浏览器与Chrome针锋相对,Surface和Nexus平板电脑较劲,最后竞争的结果是苹果偷偷冒了出来。企业管理者往往把精力放在可见的对手身上,而忽略真正重要的事。

当下,消费者和竞争对手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行业也变得越来越松散和不稳定。越来越多的市场中出现了行业之间相互竞争,甚至是同一行业内不同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以及乍然出现的新型竞争。如果企业还执意将同一行业的其他企业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极其危险的竞争思维。

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分析市场区隔、产品供应和地理位置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竞技场”。“竞技场”的显著特点是:客户和解决方案之间存在某种特殊关系,而并非像传统模式那样,将竞争对手局限于生产类似产品的行业之间。

图片来源 / 图虫

借用军事作类比,作战需要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使用特殊的武器装备击败目标敌人。同理,商业策略的规划也越来越追求军事化程度的精准。影响商业分类的因素很可能源自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也可能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备选方案。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既有优势的最大威胁往往来自外部因素或不起眼的地方。

这又引发了一个问题:一家企业也许并没有适用于它所涉及的所有竞技场的“万能方案”。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同的竞技场和竞争者不断调整应对方案。

从“竞技场”和“行业”这两个角度来思考战略是截然不同的。行业分析的目标,通常是决定企业自身相较于其竞争对手的相对位置。市场份额越高,对企业越有利。竞争威胁正逐渐向传统的产品宣传、价格和促销活动等方面靠拢。因此在竞争中,企业很容易遭到“突袭”。

竞技场型战略更接近编排乐曲,注重的并非全面性胜利。根据竞技场中面临的实际状况,作出相应的举措也就变得愈发重要。

竞争方式

瞬时竞争优势,而非可持续竞争优势

你可以把某个竞争优势的发展想象成几个不同的阶段。

竞争优势始于启动期。在启动阶段,企业积极把握新机遇,瞄准机会、调配资源、组建团队创造新事物。启动阶段是最需要出现创新的时候。

紧接着是上升期。一旦机遇把握得当,优势就会在短期内呈上升状态: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的系统和流程也逐步成型,从试验变成全面引入市场。在这一阶段,企业的目标是尽可能延长开拓期,防止走下坡路。

经过顺利的上升期,企业进入开拓阶段。这一阶段可能会持续很久。在瞬时优势的开拓阶段,企业开始打造其明显不同于竞争者的独特优势,并取得客户的认可、获得收益。在这一阶段,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多,盈利显著上升,客户群体日益扩大,价格与利润极具诱惑力。与此同时,竞争者也虎视眈眈,准备随时出击。

图片来源 / 图虫

在瞬时竞争优势下,企业的现有模式总是面临压力,这就需要进行重组以完成优势更新,其本质是引发新一轮波动性发展。重组对于企业在瞬时竞争优势下取得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通过重组,资产、人力和竞争力才能实现优势的转换更新。

最后,当某种竞争优势消耗殆尽,机遇也随之减少时,割舍就在所难免了。通过割舍,企业将对那些无关紧要的资产和其他资源进行出售、关闭或改作他用。整个割舍的过程需要快速并妥善处理。在传统大背景下,割舍重组往往是企业经营失败后的无奈之举,而在瞬时竞争优势的背景下,割舍不能与企业失败划等号。事实上,割舍应该在企业运转良好时进行,而不应在企业衰败、别无他选时进行。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开拓阶段视为发展重心,而忽视了其他阶段。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不同的流程和技能组合,在这次浪潮的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启动阶段和上升阶段需要创新和实验型人才,他们乐于学习且不惧怕充满变数的未来;开拓阶段需要善于设计有效流程并实现管理系统化的专业人才;割舍阶段则需要善于发现衰落迹象并敢于及时叫停的人。

制胜法则

踏上瞬时竞争优势新浪潮

管理战略已然陷入僵局。如果你参与过一次董事会讨论或管理团队会议,可能会听到很多战略思考,这些思考所依托的理念和框架是在不同时代提出的、为不同的时代服务。其中,迈克尔· 波特的“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波士顿咨询公司用于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增长率- 相对市场份额矩阵”,以及加里· 哈默尔与普拉哈拉德提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非常重要的理念。

图片来源 / 图虫

时至今日,很多战略的制订仍然得益于这些理念的启示。然而,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所有战略框架和工具,几乎都建立在一个主导理念之上,即制订战略是为了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这是制订战略最基本的概念。对每个企业而言,这一概念都如同“圣杯”一般至关重要,但是对越来越多的企业来说,现实状况已非如此

本文节选《瞬时竞争力》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公子豹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货币基金投资不等同于银行存款,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