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世界杯记忆:那一抹红色,能出现在明年的卡塔尔吗
对中国球迷来说,2002注定是值得永远铭记的一年。那一年,中国足球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站在了世界杯的舞台中央。而那件胸前镶绣着五星红旗的红白战袍,是多少球迷人生中的第一件球衣收藏。
范志毅、马明宇、李铁、杨晨……在那时的我们看来,这一个个名字,便是足球世界里英雄的象征。2002韩日世界杯,便是一代中国球迷的足球启蒙。
【1】
将时钟拨回到2001年10月7日,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于根伟一击制胜,中国1-0战胜阿曼提前两轮晋级世界杯决赛圈。
五里河外,无数球迷涌上街头喜极而泣,全国各地,到处都是一片红色的海洋。“我们出线了!”
44年的等待,从1957到2001,一代又一代中国足球人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努力,终于在这一刻圆梦!“神奇教头”米卢蒂诺维奇的名字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Attitude is everything.”米卢留给中国球迷印象最深的除了他点石成金的魔力,还有那句经典的座右铭——“态度决定一切”。
2002年的国足有多强?
范志毅、李玮峰、李铁、孙继海、马明宇、杨晨、邵佳一、张恩华……这些都是曾经或后来在欧洲五大联赛踢球的球员,这还不算没能进入世界杯23人大名单的谢晖、李明、申思。
在当时国内的球迷和媒体看来:哥斯达黎加来自足球并不算发达的中北美,是公认的小组最弱对手;巴西仅仅作为南美区第四名出线,近年来状态低迷;而土耳其上一次参加世界杯,还要追溯到1954年……
从“进一球,拿一分,赢一场”的“小目标”,到“胜哥斯达黎加,小负巴西,平土耳其,与足球王国携手出线”的“大梦想”,中国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着全国人民的期待第一次踏上了世界杯的赛场。
【2】
2002年6月4日,韩国光州世界杯球场,中国vs哥斯达黎加,这场中国足球的世界杯首演吸引了全国13亿人的目光。
超过两万五千名中国球迷来到韩国,为国足加油助威。那一年中国足球的繁荣盛景,深深印在了这一代球迷的脑海中——全校停课看世界杯,收看中国队的比赛,无数家庭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奏响。
然而,开场不到25分钟,孙继海的重伤离场便为中国队的世界杯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哥斯达黎加球员一次凶狠的犯规,不仅终结了孙继海的世界杯征程,更打乱了米卢的全盘部署。上半场,双方战成0-0平,但中国队的右路防守已然开始出现隐患。
下半场开始不久,哥斯达黎加突然发力4分钟内连下两城,连挨两记闷棍的中国队被彻底打懵。第74分钟,打了封闭出战的范志毅同样因伤提前告别了世界杯,比赛就此失去悬念。
面对“小组最弱的对手”哥斯达黎加,中国队0-2败下阵来,不仅出线梦想就此破灭,就连“进一球拿一分”也都成了奢望。
第二场,面对世界冠军巴西,卸下压力的中国队反而打出了那届赛事最好的一场比赛,这场较量让中央电视台创下了30.1%的收视率。
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注定了这是一场少输当赢的比赛——卡洛斯标志性的大力轰门打得中国队人墙毫无反应,名扬天下的3R闪耀全场各下一城,这也是大罗、小罗、里瓦尔多唯一一次在世界杯上同场进球。
在星光熠熠的巴西队面前,中国球员毫不怯场进攻一浪高过一浪。
比赛第61分钟,中国队在巴西的禁区前打出了行云流水的配合,肇俊哲接马明宇传球沿晃开卢西奥,抢在波尔加飞铲之前拔脚怒射,皮球越过了巴西门将马科斯的指尖却打在立柱外侧弹出底线。
肇俊哲这脚击中门柱的射门,堪称中国足球21世纪最遗憾的瞬间。
0-4,中国队提前出局。
小组末战土耳其,一周前狂热的足球氛围渐渐消退。着眼未来的米卢排出了一套更加年轻的首发阵容,“年轻球员,就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必须净胜两球方能晋级的土耳其,开场不到9分钟便已2-0领先,一个全力以赴对手让中国足球清楚地看到了自己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上半场第28分钟,中国队左路传中,杨晨门前凌空垫射再一次击中球门柱,中国队距离自己的第一粒世界进球,就差了那么几厘米。
下半时,刚刚替补登场的邵佳一吃到了中国队在世界杯上的第一张红牌,10打11的中国队最终0-3完败。
这是中国队在2002年世界杯的最后一场比赛,也是中国队迄今为止的世界杯最后一战。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后来才知道的。
【3】
三战皆墨净吞九弹,排名世界杯32强中第31位。若不是同样来自亚洲的沙特首场便被“惨案专家”德国灌了个8-0,第一次参加世界杯的中国队很有可能排名垫底。于是,主教练米卢便成了中国队出局最好的替罪羊。
十强赛出线日,球迷和媒体将米卢捧上神坛。世界杯出局后,米卢却又遭到了外界一致的口诛笔伐。
——有人说,米卢是运气好,日韩作为东道主直接入围世界杯让国足少了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张吉龙的“上帝之手”又把国足抽进了一个没有沙特、伊朗的天堂小组。有人说,米卢只是一个江湖郎中,他最大的长处不在排兵布阵、临场调度或技战术理念,而是心理按摩。
不可否认,在米卢到来前,中国足球最大的病根不在球员和教练,而是心魔。
“黑色三分钟”、“打平即出线”,这些由中国足球衍生而出的词就像诅咒一般,想赢怕输,硬仗脚软,关键时刻崩盘的心魔困扰的一代又一代中国球员。
2001年国足为什么能出线?答案很简单——赢下了所有该赢的比赛。
调和派系矛盾,敲打明星球员,提拔年轻新锐,米卢对于球员情绪的安抚、球队氛围的调节、倡导的团队足球和快乐足球理念(并不是英格兰队的那种“快乐”),帮助球员们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轻装上阵。
更难得可贵的是,米卢尤其善于协调复杂的人际关系,想在中国足球圈成功,这样的能力有时候比专业水平更加重要。
从1986到2002,“神奇教头”带领五支不同的球队连续五次杀进了世界杯的决赛圈。毫无疑问,中国队是其中难度最大的一支。离开中国后,米卢却再没能带领任何一支球队回到世界杯的舞台,他的神奇似乎全部留给了当年的那支国足。
本以为是开始,没想到是巅峰。韩日世界杯本应是我们正视与世界差距、推动足球健康发展的最好机遇,没能在最好的时间节点走上正确的道路,这便是中国足球与世界杯渐行渐远的最大原因。
2002年,范志毅们还信心满满地憧憬着“中国队会在下届世界杯表现得更好”,没想到这一别,就是19年。
【4】
中国足球从来不缺球迷,从不缺关注,缺的只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瞬间。
无论你是罗森内里还是内拉祖里,也无论你喜欢桑巴还是探戈,我们真正的主队,其实从来都只有一个。国外的足球能让我们羡慕与赞叹,但只有中国足球才能真正带给我们感动与骄傲、泪水与悲伤。
对中国球迷来说,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只能是看个热闹。四年前的12强赛,我们将晋级的火种保留到了最后一刻,那是19年来中国队距离世界杯最近的一次,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足球的未来,会更好。
2021年5月30日,世界杯预选赛战火重燃,中国vs关岛的比赛一触即发。
大战临近之际,曾经的02世界杯国足球员、现国家队主教练李铁携国脚颜骏凌、吴曦亮相上海,出席国民品牌海澜之家X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独家正装合作伙伴发布会。
本次发布会以“荣装出战”为主题,中国足协副秘书长陈永亮、中国足协市场开发部部长、中国福特宝足球产业发展公司总经理董铮也一并到场,见证中国服饰品牌的领军者海澜之家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加入到筑梦中国足球事业的队伍中。
海澜之家与中国足球结缘已久,早在2019年,它就与北京国安、上海海港、山东泰山三支老牌中超劲旅牵手,随后又签约“全村希望”武磊作为品牌代言人。这些既源于足球情怀,也凸显了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支持足球事业,建设体育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品牌助力中国足球,中国力量与中国体育精神同在。海澜之家与中国足球的品牌战略合作,不仅呈现出国足全新的精神风貌,更希望为国家队征战世预赛带来好运与支持。
荣装上身,出征在即。20年后,2022世界杯再一次回到了亚洲,给人以无限遐想。
19年的等待,19载的守望,不知明年那一抹熟悉的红色,能否再一次出现在世界杯的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