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位者最怕礼崩乐坏? 什么是礼乐?孔子早就总结过了,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狭义的理解,礼就是礼貌礼节,乐就是音乐,御就是驾车,射就是射箭,书...
来源:雪球App,作者: 宇宙的小岛,(https://xueqiu.com/1489277358/291666105)
什么是礼乐?孔子早就总结过了,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狭义的理解,礼就是礼貌礼节,乐就是音乐,御就是驾车,射就是射箭,书就是书法,数就是算学,在孔子的时代,有了这六种技艺的人就可以称一声君子,可以做一个对时代有用的人了。
实际上你把这六艺引申一下,它就包括了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所谓的礼,讲小点是礼仪,讲大一点,就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要求,我凭什么对上位者要讲礼貌?如果没有好处,有啥礼貌好讲,我给长辈磕个头拜个年还能拿个压岁红包呢,如果上位者没有好处给我,肯定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凭什么要看别人的脸色?所以真正的礼,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要求,也就是你达到了礼的要求,上位者就会给你一些帮助,如果达不到礼的要求,上位者就不会理你。
为什么越到时代的后期,对礼就越看重?凡是一个时代的早期,对礼都是不太讲究的,上位者和你称兄道弟,简单的礼仪,简朴的风俗,一切以实事求是为主,大家都不讲虚的,但是越到后期,礼仪就越繁复,办事的中间环节就越多,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本质上就是上位者能给出来的好处越来越少,而这些好处他也不想给没关系却有本事的人,只想给自己亲近的人,巩固代继传承关系,因此对礼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不会轻易的把好处给出去,法律也好,道德也好,风俗习惯也好,不给你整得云山雾绕,外行人根本摸不着门道不算完,只有把礼整得复杂了,从显规则变成了潜规则,上位者在这里面的操作空间才会变大,所谓掮客的生存空间才会变大,这样上位者就可以把权力派生出来的好处一层层的截留给自己亲近的人,让利益永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乐的本意是指音乐,但引申一下,也可以指美好的事物,六艺中的乐就是指对美好的事物的鉴赏水平,再往深里想一想,其实就是上位者对好与坏的定义权,他说这音乐好,你必须觉得好,他说这画画得妙,你也得跟着吹妙,有了这个对好坏的定义权,上位者能做的事就多了,换成我们炒股常用的话,就是他有了吹票的权力,把某个实际不怎么好的票吹到天上去,这当然是有利益的,有了这个乐的权力,上位者就可以操纵无形资产,用一些虚名来套取你的实际利益。
我就举个文学的例子,像是唐朝的时候,最厉害的肯定是唐诗,唐末的时候开始有词了,但那时候的词算个啥呀,都是一些不入流的歌女在唱一唱,估计也就和我们现在的金鳞,白节什么的差不多,纯纯的厕所读物,到了大怂朝,写唐诗欣赏唐诗的人死完了,宋词因为比唐诗更加通俗易懂,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一下子从厕所读物变成了大众文学,但你要超时空把写得好的宋词拿到唐朝还以诗为主流审美的时候,唐朝人肯定会说你这写得啥呀?娇揉造作的,格式和韵律都不对,简直都是垃圾。
到了大萌朝,会写宋词会欣赏宋词的人死完了,小说这种更贴近人们生活,更没有阅读欣赏障碍的文学形式又出来了,什么明初三大奇书,在当时的人看来也是纯纯的厕所读物,这古白话文写的都是些啥呀,没有一点文字艺术的高雅性,真正的好文章肯定还是八股,骈四厘六的,写得雄浑大气,条理分明,精要简练,花团锦簇,比什么小说要强多了,简直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但过了几百年后,当年的厕所读物已经变成了四大名著,可以进课本了。
不要说东方,西方同样如此,莎士比亚的戏剧当时排出来都是给一群酒鬼水手看的,简直庸俗下流之极,过了几百年之后就是一代经典了,美国的早期电影,卓别林当时也不过是个小丑角色,什么玛丽莲梦露的都是电影里放荡不堪的风尘女,到了现在就全都是经典了,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古人定下来的欣赏水平是正确的,还是现代人定下来的欣赏水平是正确的,如果是古人正确,那为什么当代古人觉得很没品味,很下流庸俗的东西,到了现在就摇身一变成了上流经典了,如果是现代人的欣赏眼光正确,那为什么偏偏拿出来吹捧的是一些古人的东西,而不是现代受众最广的通俗艺术?
其实这话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一个礼和乐的定义权,欣赏唐诗的人死完了,自然就轮到欣赏宋词的人上位了,欣赏宋词的人死完了,自然就轮到欣赏小说的人上位了,我记得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金庸的小说还是校园当中的洪水猛兽,老师看到了都要直接没收的,但时过境迁,现在金庸的小说也快要变成经典了,据说还有可能要上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没准过个几十几百年,金庸的小说也要成为课文了,现在一帮子搞文艺评论的,拼命吹严肃文学,贬低网络文学,但现在这帮人慢慢的老了,轮到以前看网络文学的人上位了,什么庆余年,斗气化马的就开始慢慢成为主流了,说不定过个几百年,后人记得我们这个时代的四大名著就变成斗破苍穹,星辰变什么的了。
上位者为什么最怕礼崩乐坏,其实就是害怕权力从自己手里丢失,话语权不在,没人再把他们当回事了,为什么会出现礼崩乐坏的状况呢?本质还是下面的人无法通过礼乐得到任何好处,礼乐自然就崩了,我照着你的规矩辛辛苦苦一辈子,结果到头了什么也剩不下一点,那我凭什么还要听你的?自然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上位者无法用礼乐约束住下位者,自然就礼崩乐坏了,君子六艺当中,排在礼和乐后面的是什么?是代表战斗力的射呀,到了礼崩乐坏的时候,自然就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东汉末年的礼崩乐坏,哪有什么吕布刘备的出头之日?曹操最多也就做个征西将军,袁绍袁术这哥俩都得给袁基让位,董胖子还想废天子,睡龙床,你怕是还没睡醒吧。
礼崩乐坏,乃时代之不幸,却是英雄之大幸,没有互联网,现在的首富们还是一群玩金融地产的,将来没有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这些,恐怕也很难撼动纳斯达克七姐妹,国内互联网平台这些,无论是组织还是企业,都是在一次次破坏后重组,把夹在上下位者中间的礼乐蚀利者中间层给抛开,也就是礼崩乐坏,重新确立新的更有活力的形式,然后礼乐卷土重来,继续层层叠叠的架构上层秩序,所以我们要看清话语权的本质,看清社会规则运行的本质,对自己有利的,就拿来用一用,对自己不利的,不要傻乎乎的相信,不能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要有自己独立的视角和眼光。